如果你想治疗心力衰竭,你必须首先了解心力衰竭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心力衰竭是由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下降引起的,表现为心脏射血功能下降和组织器官供血功能不足。这种疾病不容易治愈。利尿可以扩张血管,减轻心脏的循环负荷,服用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抑制心肌重塑,改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延长生命。
心力衰竭有多可怕?
1.5年生存率低。
一旦诊断为心力衰竭,就很难治疗,5年死亡率高达50%左右,生存率不如多种癌症。
2.易诱发呼吸道感染。
心力衰竭患者易发生肺充血,导致继发性肺炎和支气管炎,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3.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由于疾病因素,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利尿剂,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常见的是失盐性低钠综合征和低钾血症。如果他们总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可能会导致昏迷或死亡。
心力衰竭患者如何做好生活调理?
1.多注意休息。
心力衰竭急性期和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然后在心功能逐渐改善后进行适当的活动。选择轻松的运动,如散步或太极拳。运动量不能太大或剧烈运动,否则会突然加重心力衰竭。
2.减少所有诱因。
过度劳累和感染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无论身体哪个部位感染,都应使用足够的抗生素,以免加重病情。此外,为了减少外出的次数,外出时必须戴口罩,拒绝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3.调整饮食。
无论何时注意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选择低热量、低盐的饮食结构,合理补充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拒绝喝浓茶。浓咖啡和辛辣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豆类和豆制品。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不要暴饮暴食,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多吃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瘦肉、牛奶和鸡蛋。
4.保持粪便畅通。
平时要保持生活规律和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兴奋。养成每天排便的好习惯,保持粪便畅通。如果排便过度,可能会加重心力衰竭,甚至诱发猝死。此外,要及时纠正坏习惯,确保有足够的睡眠,保持冷静,及时释放坏情绪。
5.做好自测。
心力衰竭患者应多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面部、血压、脉搏和尿量。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称体重。睡觉前,仔细检查脚踝是否肿胀;观察每天的尿量。当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咳嗽、水肿和恶心呕吐时,提示心力衰竭加重。你还需要进一步去医院检查和调整治疗计划。
温馨提示:心脏是供应人体各器官的总司令部。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出现心力衰竭,通常会合并多种疾病,这仍然很难控制,但如果心力衰竭的控制能够得到充分控制,那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