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血栓最爱找这些人的麻烦

2024-11-15 08:20:22

扫码在手机中查看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造成突然死亡。人民健康网推出《“健”识早知道》专栏,专为你收集整理平时忽略的健康知识,做您的健康智库,同您一起将健康进行到底!今天就与你聊聊血栓是怎么形成的?如何来防?

血栓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造成突然死亡。血栓在脑部血管产生就导致脑梗,在冠状动脉产生就形成心梗,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为什么我们的身体里会有血栓?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证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动,不会形成血栓。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血流变缓、凝血因子病变、血管损伤时,导致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削弱时,则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人处于“易栓状态”。

在长时间乘坐火车和飞机的途中,由于缺少水分和运动,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会减慢,血液内的栓块更易挂壁、沉积,形成血栓。又如,当人体内血管受损后,血栓开始自动形成来修复血管壁,保护血液不再外流。通过反馈机制调节血块形成的速度和大小,正常情况下,当受损部位痊愈之后,血块降解并消失。可当凝血因子病变或一些其他原因导致血块形成过程出现问题时,就导致高凝状态发生,痊愈之后血块仍然会增加,形成异常或过量血栓阻塞血管。

大多数血栓形成后、发病前,是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的,甚至到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做常规检查,血脂、血压、心电图、CT等一切都显示指标正常。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心房颤动引起的血栓问题越来越多。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疾病,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功能,此时在心房的角落容易有血栓沉积,这些血栓可以随时脱落,顺着血流进入大脑造成脑梗,跑到腹部动脉,造成肠坏死等严重后果。但是公众不了解房颤需要抗血栓治疗,等到发生栓塞,一切都晚了。因此建议房颤患者定期到血栓专家门诊就诊,进行评估和治疗

七类人重点防血栓

有遗传倾向的人群。伦敦大学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遗传性血栓的患病率约为 5%,它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但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有VTE家族史的无症状女性,应考虑在妊娠前或怀孕时做一次遗传性血栓的筛查。

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会使脑部小动脉痉挛,血流量减少,致使脑部缺氧、血管内压力增高,脂类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硬化,导致血流不畅。为了让血液更好地流通,血压就会随之升高,如此周而复始,最终形成脑血栓。建议高血压患者要按时遵医嘱吃药,注意饮食,坚持每天晚上喝一杯水,平时少吃动物油,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以糖代谢障碍为主,同时伴有蛋白、脂肪的代谢障碍,这些都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基础。由于血糖增高,血液变黏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缓慢,极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脑血栓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50%以上,为一般人群的10~20倍。所以,糖友要持久控制血糖,适当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营养比例合理,多吃蔬菜、鱼类、大蒜、海带、洋葱、玉米等抗动脉硬化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糖、血脂,保持正常体重。

吸烟人群。一方面,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引起血管缺氧及营养障碍,导致血管内膜增生、管壁肥厚、管腔狭窄、血流减慢,并为脂肪的沉积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血液变稠,增加脑血栓发生机会。发表在美国《循环》杂志上的研究证实,烟民静脉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增高。建议这类人马上戒烟,越早越好,只要肯戒,多晚都不迟。

久坐久站。连续4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静脉血栓风险。人坐着时,脚踝、膝盖、大腿呈三个90°弯曲;久坐不动,腿部肌肉收缩减少,下肢血流减慢,增加血栓发生概率。临床上,老人彻夜打麻将、年轻人长时间玩电脑造成肺栓塞的案例很多,等感觉腿麻想动时,可能已出现血栓了。久站会导致小腿肌肉紧张,无法自主收缩,同样影响血液回流。教师、司机、售货员等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人,风险都相对较大。建议每个人都要动起来:办公室职员配一双弹力袜,可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坐长途车或飞机时可经常伸腿、勾脚尖,伸缩大小腿肌肉;多喝水,在稀释血液的同时增加排尿。

服用雌激素的人。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口服雌激素会增加血栓风险,包括深静脉血栓风险增加和脑卒中风险轻度增加。孕妇患血栓的风险高于普通人,因为她们血液中的雌激素含量增加。更年期女性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时应遵循低剂量、个体化用药。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乳腺、子宫内膜情况。有血栓性静脉炎者最好不要进行雌激素治疗。经皮给药可避免口服雌激素的肝脏首过效应,静脉血栓发病风险较低。

以前得过血栓的人。有过血栓疾病史的人再次得血栓的可能性很大。有静脉血栓栓塞或肺栓塞的人群中,1/3的人在10年内会再次得病。血栓形成于静脉瓣膜周围,对静脉造成损伤,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导致多发性血栓

改变七个习惯,防住六成血管病

戒烟。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刺激血管运动中枢,并刺激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引起心率加快、末梢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因此,生活中要尽量做到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控体重。日常的饮食,保证每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合理搭配,能满足身体所需即可,尽量不要超过热量上限。同时,要少吃含热量较高的油炸食品、方便食品和快餐等。

常运动。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对降低血脂、血压和体重效果明显,还可舒缓压力,愉悦身心。建议根据自己年龄、性别、体力等不同情况确定运动时间和强度。一般可多进行慢跑、快走、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每次坚持30分钟,每星期至少5次,运动后心率加年龄以不大于170为宜。运动状态以身体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最佳。

合理饮食。饮食油腻会导致血脂增高,过多的血脂附在血管上,就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血栓。建议日常饮食要减少摄入盐、糖、饱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等,多吃低热量且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杂粮、瘦肉、鱼类或低脂乳制品等。

控血压。血压高时,血流对血管的冲击力增大,使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容易产生动脉硬化。不少人天然存在动脉扩张或动脉瘤,一旦血压突然升高,动脉瘤破裂,会引起脑出血。因此,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议大家平时少吃盐,每人每日控制在6克内,多用蒸煮等烹调方法,少用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儿童、青少年也要注意血压监测和预防。

控血脂。当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多,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并形成斑块,甚至堵塞血管、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梗或脑梗。建议饮食以少油为原则,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尤其少吃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奶油、黄油等。

降血糖。在长期高血糖的作用下,动脉内皮细胞容易受损,血管壁的通透性也会变差,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内皮,进而导致血管狭窄,引起冠心病、脑梗等疾病。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胡萝卜、芹菜、燕麦、柑橘等,能延缓肠道吸收糖分。

血栓最爱找这些人的麻烦

体重超重的人。肥胖的人患上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人。然而,偏离健康范围的体重超重者患上血栓的风险也会有所上升。如果是严重肥胖或病态肥胖,这一风险会更高。这是因为身体承受的重量越沉,血液流动起来就越为困难,长时间处于坐姿更会增加得血栓的风险。

吸烟者。吸烟对人体健康有诸多危害,血栓就是其中之一。人们认为吸烟仅影响到了肺部,但它实际上也会影响到血管。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会损伤血管内膜,让血细胞更有可能凝集起来。吸烟还与心脏病和外周动脉疾病有关,它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最大的推手之一,更不用说它会增加患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

孕妇。即使孕妇坚持锻炼,她们患上血栓的风险也会上升。这是由于她们血液中流动的雌激素含量增加所导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随着胎儿的生长,它们会对孕妇腹部的血管和骨盆施加压力,阻断血流,从而造成血栓

服用雌激素的人。服用避孕药的人患上血栓的可能性会增加3~4倍。原本健康的女性会因此而腿部肿胀、气短和胸痛。此外,在更年期期间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也应当重视血栓的隐患。

感染或有炎症性疾病的人。如果你正在应对严重的疾病或感染,就要提防异常血栓的症状。有些类型的癌症(如脑癌、卵巢癌、胰腺癌、结肠癌、胃癌、肺癌和肾癌)会增加患者得血栓的风险。有些时候,血栓会在癌症之前出现,这就意味着它们可能是癌症的一个警告信号。

此外,其他一些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或炎症性肠病,如节段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也会增加得血栓的风险。

长时间保持静止状态的人。你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连续几个小时不移动身体,住院就是其中之一。身体遭受严重外伤、生重病或做手术的人会因为在病床上久卧而导致他们患血栓的风险显著上升。

坐在私家车、公共汽车或飞机座位上几个小时不动的人也会增加他们患上血栓的风险,特别是当他们喝水不够充足时。实际上,任何造成你几个小时不动的职业都会导致这一风险上升,如卡车司机和水暖工。

血栓家族病史的人。如果你的直系亲属患有血栓,而你又没有受伤或得病,但却得了血栓,那么发病原因可能是遗传因素所造成的。某些遗传性疾病会使血液黏稠,更容易形成血栓

以前得过血栓的人。如果你有血栓的疾病史,那么你很有可能再次得血栓。有静脉血栓栓塞或肺栓塞的人群中有1/3的人在10年内会再次得病。这是因为血栓形成于静脉瓣膜周围,对静脉造成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导致多发性血栓。因此,血栓更有可能是一种慢性疾病,而非急性发作。

如何预防控制血栓?3大方法远离血栓

能早动不晚动。中临床上老人彻夜打麻将、年轻人长时间玩电脑造成肺栓塞的案例很多,等感觉腿麻想动时,可能已出现血栓。他建议在血栓发生前就尽早开始运动。

能主动不被动。坐长途飞机时,多数人会选经济舱,由于空间比较狭小,腿部活动区域有限,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这种情况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即使是公务舱和头等舱,如果不主动活动,也可能出现静脉血栓。王辰建议大家坐飞机时经常伸脚尖、勾脚尖,伸缩大小腿肌肉,同时多喝水,在稀释血液的同时增加排尿。

能多动不少动。有些患者怕伤口疼痛、渗血,就不动或少动,会增大静脉血栓风险。平时虚弱无力、腰腿痛的老人平时活动少,一旦生病更不愿运动。医生应动员患者活动,并嘱咐其预防跌倒。确实不能自行活动的患者,可先遵医嘱接受按摩,身体情况允许后在床上适当活动。

已发现血栓的患者不建议按摩,否则可能加重病情。“蒸桑拿后按摩可能出现静脉血栓,这与按摩手法有关。运动后肌肉拉伤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常吃豆豉助长寿,防脑血栓,防老痴

豆豉是人们餐桌上不可多得的调味品和菜品,素有“营养豆”的美誉。豆豉营养极其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钴、硒、钼、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微量元素。豆豉属于发酵食品,更是老人的“长寿豆”。老人常吃豆豉不仅有助于开胃消食、祛风散寒,还能预防脑血栓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由于豆豉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可以改善胃肠道菌群,常吃豆豉还可帮助消化、降低血压、增强脑力、提高肝脏解毒功能,并有极强的抗癌作用。豆豉食品为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而成,有咸淡两种,都可放菜里调味。【详细】

五个时刻喝水防血栓

起床后。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加之睡了一夜的觉,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高。起床后饮水有助于降低血黏度,从而降低血栓风险。一般来说,牛奶、果汁、冰水以及盐水,都不适合作为早上第一杯水饮用,温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选择。

此外,网上有传言说,“早上喝的第一口水应当吐掉,否则口腔内滋生的微生物会从胃部入血,从而损伤血管。一般来说,在胃黏膜完整的情况下,细菌根本不可能进入血液。即便进入了血液,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很快将细菌识别并消除。

晨练前后。不少人都习惯晨练后喝水,晨练前就应少量饮水,这能降低运动引起的脱水、血液黏稠的风险,从而有助预防血栓。气温高时,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但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一般150毫升~200毫升即可。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饭后半小时。饭后不要立刻喝水,否则会冲淡、稀释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减弱,影响消化吸收。建议饭后半小时再饮水,200毫升左右,有助于缓解餐后的血黏度升高。但要小口小口地喝,否则频繁、大量饮水容易烧心。容易烧心的人宜在饭后2~3小时,每间隔20~30分钟喝3~4小口。

下班前。上班族常常会因忙碌的八小时工作而忽略了饮水,从而给血栓的侵袭提供了可乘之机。建议这些人养成下班前喝几口水的习惯,一纸杯的量就足够了,别喝太多,否则容易在下班路上“尿急”。

睡觉前。睡前应抿两口水再睡觉。因为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会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此外,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边常备一杯水,感觉口渴时马上喝几口。

还需要提醒的是,正常人每天清水的摄入量为2000毫升~2500毫升,若太少,体内废物代谢不出去,影响身体健康;若太多,则会加重肾脏负担,也不可取。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除饮水外,应定期去医院作血液黏度的相关检查,如发现血液黏度已增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低血液黏度的药物。

 

上一篇:怎么治静脉曲张

下一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远离血栓最爱找这些人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