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老腿先老,年纪大了,走路腿痛很常见。许多中老年人不太在意,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多休息就好。众所周知,腿痛不一定是关节问题,也可能是血管堵塞!
案例
叶叔叔,70多岁,曾经爬山徒步旅行。现在他需要休息一会儿。他经常腿麻木,晚上喜欢抽筋。他认为他只是老了补钙,所以他不在乎。直到有一天起床,眼睛突然变黑,下肢无法动弹,晕倒在地。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经检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情况严重,必须截肢才能保命!
危险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什么?
如何预防?
下肢缺血,隐藏危机。
外周动脉疾病之一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简而言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流不足和缺血。
据统计,中国约有2000万患者,每年将继续增加约60万患者!当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时,会引起肢体血流障碍。早期可能只是下肢酸肿、疼痛、麻木。如果缺血继续加重,疼痛会加重,可能会引起行动障碍,甚至有截肢的风险!
此外,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下肢血管也是全身血管的窗口,也可能表明心脑血管、颈部血管、肾血管等重要血管问题。
统计还发现,60%的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可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容易造成生命威胁!
但是,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常发生在中老年人,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当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早期症状识别的四个发展阶段越来越严重。
怕冷,腿冷,疼,麻木。
下肢会比身体其他部位更怕冷,腿部温度明显不一致;从发病开始到结束,腿冷脚麻的症状会一直存在。
小贴士:老寒腿,腰椎不好也会引起下肢疼痛麻木,要注意区分。
老寒腿等骨关节疾病主要是膝关节疼痛;腰椎狭窄引起的下肢疼痛表现为整个下肢麻木,尤其是大腿和小腿外侧。脚痛可发生在脚的不同部位,有些可伴有麻木。
间歇性跛行
走一段路会感到腿痛、痉挛、疲劳息几分钟,症状消失,走路会感到疼痛。
这是肌肉对身体的警告,说明运动中没有足够的血液来满足需求,血管中可能有斑块沉积,需要药物治疗来改善生活方式。
跛行距离越来越短,说明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血管变窄,病情恶化,要及时就医。
3,静息痛
如果不积极治疗间歇性跛行,就会出现静息痛,即不走路时腿痛,尤其是晚上。此时血管可能完全闭塞,容易发生事故。
4,坏疽
这种情况已经不好了。人们不能正常行走,小腿或脚趾都有病变。
如果只是脚趾或脚坏疽,仍有可能保持腿部;但是如果腿坏疽,可能只能通过截肢来治疗。
高危人群需要警惕。
①60岁以上人群;
②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三高患者;
③有长期吸烟习惯;
④有动脉硬化史的人;
⑤需要长时间卧床的人。
上述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高危人群,因此每天一定要特别注意腿部不适的症状,积极定期体检。
摸摸,看看自查血管是否堵塞。
人的手腕可以触摸脉搏。事实上,脚也可以触摸明显的脉搏。我们可以相应地判断下肢动脉。
触摸足背动脉。
脚背动脉在脚背。如果你的腿和脚好,你会感的脉搏跳动,心脏会有规律的跳动。
摸胫后动脉
胫后动脉在脚内侧,手轻轻放在胫后动脉,就能感觉到脉搏跳动。
看腿的颜色。
将脚放高,角度约45度,时间2分钟,然后观察两条腿。
假如一条腿苍白,甚至有点蜡白,感觉腿的皮肤有点透明。当脚被取下并恢复正常坐姿时,腿会变红,这表明腿已经出现缺血症状。